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旅游动态 2012第14期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3-04-11 [来源]: [浏览次数]:

内部交流资料仅供参考

旅 游 动 态

2012年第14期(总第二十七期) 2012年10月8日

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旅游研究所主办 星期一

本期导读:

l 中国式旅游经济缺什么

l 旅游“井喷”出路在管理创新

l 公共品免费和降价是政府的责任

l 全省8天长假旅游创收84.3亿元

中国式旅游经济缺什么

2012年黄金周落下帷幕。这个黄金周,除了假期加长以外,新出台的“免费高速”政策,更是引发各个景点的人潮涌动,车位难求。客流量仅仅用“井喷”似乎已经无法表达当时的盛景。各地景区更是不堪重负。对于这样的中国式旅游经济,我们究竟还缺少什么呢?

毫无疑问,这背后除了带薪休假制度落实不到位外,就旅游业而言,确实存在旅游产品结构性的问题。据全国假日办假日旅游信息通报显示,长假期间国内景区可谓冰火两重天:热门景区纷纷“爆棚”,部分景区游客日访问量超过最佳接待量数倍;而冷门景区即便降价也门庭冷落……事实上,景区建设的同质化现象日渐严重,没有好规划的景区自然乏人光顾。

我国幅员辽阔,有多种气候和多种多样的生物,原本并不匮乏景区资源。然而,却很少有景区能够开发新产品,具有拓展已有旅游产品产业链的实力……门票几乎是所有景点盈利主要手段。

在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楼嘉军看来,目前,全国一线景区形成旅游产业链的较少,大多还是依靠门票、索道、酒店在支撑,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这同时也是热门景区希望在节假日期间捞一笔、无视访问量的重要原因。“游客除景区门票外,第二、第三消费还较低,很多景区少见有特色的纪念品;餐饮等服务也参差不齐,导致门票收入占到游客在景区消费比重的80%以上。”

仅靠既有项目的价格提升或者下降,是很难破解旅游业发展困局的。摆脱困窘的根本之道在于打造旅游“全产业链”,促进二次、三次消费。近年来,尽管国内旅游业一直在提倡摆脱“门票经济”,打造全产业链、但目前的实际情况依旧不容乐观。以峨眉山为例,其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游山门票收入达到1.46亿元,其毛利率高达41.05%。而宾馆客房、餐饮、旅行社、广告及商品收入的毛利率全都在30%以下,其中旅行社收入毛利率仅有2.86%。

瑞银证券分析师王鹏分析,一线景区门票涨价趋势仍在,原因在于我国自然景点所有权归国家,经营权归地方政府或者授权经营的企业。在财政支持不足的管理体制下,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享有景区经营权的企业,均有意通过门票提价来获取资金、利润。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则认为,市场回报要遵循市场的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在严重的供不应求情况下,门票价格的上涨是必然的。但愿一线景区不要沉迷于涨价,而借鉴杭州的经验。

旅游“井喷”出路在管理创新

华山滞留上万游客,普陀山滞留2万多游客,故宫游客突破单日历史记录……连日来,各地景区出现旅游“井喷”现象,甚至有游客惊叹景区“被踩沉”。作为旅游大国,如何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值得深思。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旅游休闲日益成为我国居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之一、第四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极为高涨。

“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大众化的全面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旅游服务质量总体水平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很大差距,影响和制约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市场秩序还没有根本好转,急需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探索适合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模式、新办法。

每逢节假日景区旅游出现“井喷”现象,反映了我国旅游总体供求不平衡、管理滞后等深层次矛盾。当前,尽管各地旅游市场规模正在持续扩张和大规模建设,但是发展方式和运行方式依然比较粗放。许多地方仍处于单纯依托门票的经营模式,没有形成完善、高效的产业链。要实现旅游业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急需提高旅游管理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

要避免景区出现旅游“井喷”现象,重要的一个办法在于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自2008年起,我国开始施行带薪休假制度。然而,能享受带薪休假的职工,大多集中在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而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个体私企的员工,因无法享受带薪休假,外出旅游计划不得不集中安排在小长假或“黄金周”。只有推动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在机会上保障人人享受带薪休假,才能鼓励人们选择非节假日外出旅游休闲,从而有效避免节假日旅游“井喷”现象。

节假日旅游出现“井喷”现象,大大超过了旅游城市和景区的接待能力,也使得旅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环境和条件都显得捉襟见肘、不尽如人意。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游客满意不满意为衡量标准。当前,各地发展旅游业“重硬轻软”“重建轻管”等问题仍然突出,旅游标准化建设特别是实施相对滞后,度假休闲和个性化旅游产品不足,各地政府和景区对游客满意度的重视不足。这些现象,无益保障甚至损害了公民旅游休闲的合法权益,不利于鼓励更多人走出家门享受旅游休闲。

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休闲是全体公民的权利。到“十二五”末,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37亿人次,旅游业初步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当前,旅游业只有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市场秩序,才能增强持续健康发展能力、为成为旅游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公共品免费和降价是政府的责任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日前宣布,全国80家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在国庆假期将平均降价37%,其中13个游览参观点免费。第二批约100家游览参观点门票降价安排将于近期公布。在降低部分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的同时,广东省、云南省还在节假日实行了特殊的优惠价格政策,即在行政区域内所有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游览参观点在节假日统一降低门票价格。景点降价了,让利了,群众出游负担减轻了,景点作为公共资源的公共性、公益性和文化反哺性,终于得到更多的落实。

这些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公共品的发展,仍有诸多不足。在市场化进程中,在创收和利润需要中,更多公共品在强调部门利益、政府利益,而让公共品应该承担的公共性形成了严重流失,比如很多城市的公园还在收取费用,不少地方的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三馆免费”工作做得还不够扎实,群众的免费享受此类服务的愿望总有落空。

最典型的就是景点门票,在“创收”的指导思想下,许多景区不但没有积极地让利于民,“门票经济”反而愈演愈烈。比如在近日四川省发改委将峨眉山景区门票调整为旺季185元,淡季110元,涨幅在18%至23%。而今年调价的瘦西湖景区,门票价格最高涨幅达到了100%。

依此认识国家发改委的“降价发布”还有更深层的意义,那就是,在物价不断上涨、群众创富能力和收入分配改革并非完全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某些景点如果仍然不能体谅群众的实际困难,不能满足群众的分享愿望,不能给群众带来更多“免费公共品”、“降价公共品”,显然是对群众利益和民众呼声的漠视。国家发改委的“降价发布”,对之就是一种无声批评:早日降价或免费吧!

过去,公共品降不降价,多是一种随意行为,或是企业行为,即便某些公共品不降价、不免费,群众也拿不出批评的借口。“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也特别强化公共文化场馆、公共空间设施和基本服务项目免费的问题。也就是说,公共品的免费和降价问题,已经成为政府无法推卸的公共责任,成为一种公共政策。这将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推出更多的免费公共品。

全省8天长假旅游创收84.3亿元

据省旅游局统计,今年8天长假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157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4.3亿元,分别比去年国庆假日增长34.6%和43.3%。据介绍,省内重点旅游景区接待人数持续走高,其中承德避暑山庄假日期间售出门票累计达94121张,创历史最高水平。此外,购物游、温泉游、健身游等休闲度假旅游方式受到市民热捧,成为今年假日旅游新亮点。

主编:孙振杰 电子邮箱:tourismtrends@126.com

地址: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 欢迎各位师生投稿、提供相关信息!